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和“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重要指示,“核衷共济”社会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号召,通过开展肺结核和防治肺结核宣讲,传播肺结核相关知识和相关防治措施,提高大众的防治肺结核意识,帮助居民提高疾病防控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核”衷共济团队成立于2023年,至今已发展至40余人,致力于宣讲防治肺结核知识,积累有丰富的经验。面向学校和广大社区,分享防治肺结核经验,以提高大众的防治肺结核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结核病发病率。此次社会实践参与人数15人,分三批分别在河北邯郸邱县第一中学,福建泉州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紫江花园三地开展。
2025年1月20日,团队成员来到河北省邯郸市邱县第一中学,在高二16班和同学们分享防治肺结核经验,旨在提高学生对肺结核的认知,增强预防意识。
团队成员前期收集了大量肺结核相关资料,包括发病原因、传播途径、症状表现以及预防方法等。宣讲过程中,通过真实案例 详细讲解肺结核的基础知识,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较为专业的医学概念。
通过开展本次宣讲活动,使参与学生对如何预防肺结核以及发病后的应对措施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2025年1月24日,团队成员在泉州交通执法支队成功举办了一场关于肺结核防治的宣讲活动。活动地点设在支队会议室,共有10余名执法人员参加。宣讲内容涵盖了肺结核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早期症状识别等关键知识。通过PPT展示和互动问答,参与者对肺结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活动过程中,大家积极参与讨论,现场气氛热烈。此次宣讲不仅提高了执法人员的健康意识,也增强了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2025年2月10日,团队成员走进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紫江社区,开展以“防治肺结核,共筑健康屏障”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聚焦肺结核防治知识普及,通过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单和面对面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向居民传递科学防护理念,并结合典型案例强调规范治疗的重要性。
活动中,团队成员发放宣传资料,覆盖老年群体、青少年及外来务工人员等共计500人次。针对居民提出的“如何区分普通咳嗽与结核病症状”“疫苗接种注意事项”等问题,志愿者们逐一耐心解答。此次活动切实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疾病防控意识。
邱县一中高二16班代课老师靳老师说:“这次防治结核宣讲同学们反响热烈,积极热情,听取经验分享。通过宣讲,同学们不仅有效了解了防治结核相关知识,还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062310314周陈国同学:在紫江社区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的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健康科普的温情力量。通过宣传单、现场答疑,许多居民从"谈核色变"转为理性认知,主动询问预防措施。有位老人紧握我的手说:"原来咳嗽久了真要当心,明天就带孙子去筛查。"这让我明白,用接地气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不仅能消除偏见,更能织就社区健康防护网。防痨之路需要持续守护,唯有将专业术语化作邻里家常,才能让防治意识真正扎根人心,携手筑牢健康之盾。
062310122孙睿杰同学:走进泉州交通执法支队,我为这群守护城市交通秩序的“马路天使”进行了一场肺结核宣讲。他们长期暴露在尾气、粉尘中,作息不规律,是肺结核的高危人群。宣讲中,我结合案例讲解了肺结核的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强调了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队员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一位年轻队员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以前觉得肺结核离我很远,现在才知道它就在身边。我会更加注意防护,保护自己和家人。”这次宣讲让我深刻体会到,健康科普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与责任的唤醒。
本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走进社区、校园,通过海报展示、知识讲座、专题宣讲等形式,向居民、学生、执法人员等普及肺结核防治知识,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注入青春力量,彰显了青年学子助力健康中国的社会责任感。服务对象对肺结核的认知显著提升,团队成员也收获满满,未来会继续努力,为疾病防控贡献力量。